這個大爺姓趙,今天70歲,兩口子只有一女,已經(jīng)出嫁。房子是七幾年蓋的,由于兩人都常年有病,家庭貧困。以前攢的一些錢,由于治病,花去不少。
病好以后的趙大爺,再也沒有力氣去蓋房班當小工了。剛開始就偷偷摸摸去村里垃圾場撿廢品。一開始怕人笑話,都是天不亮就去,或者去外村撿。最開始就撿飲料瓶子和舊紙箱,后來去廢品站多了,人家收什么就撿什么。
空心村廢棄的院落是他的倉庫
趙大爺居住的胡同是祖居所在地,有家譜可證有400多年的歷史了。胡同狹長,有90米,現(xiàn)有13戶,曾經(jīng)有村民幾百人擠在這擁擠的胡同里。時代變遷,宅基地的審批,青年人口的外流。這條老巷只剩下兩戶人家,一頭一尾。趙大爺家就是巷尾那家。他家前后左右都無人居住。門前,和門對過都是鄰居多年未曾居住過的老宅,房頂早已坍塌,院內(nèi)雜草叢生,是趙大爺天然的露天倉庫。趙大爺將廢品分類,打包,兩三天去廢品站賣一次貨。每次都能賣100元以上,有時也能賣200元,那時趙大爺特別開心。
整袋子的塑料瓶子。
趙大爺干了兩年,只要有用,現(xiàn)在什么都撿,他的電三輪,連里外帶都是撿來自己換上的。家里的dvd居然也是撿來的,玩具更是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附近村民經(jīng)常有大人去他家給孩子拿幾個玩具。他撿到電線插座后,會分離表皮,賣銅和鋁。他家里有很多電車充電器,維修一下幾乎都可以用。
這是一堵坍塌的土墻。
趙大爺撿一切可撿的東西,拿回來分類,分開賣。廢品的價值在于分類,趙大爺一字不識,只會簡單分類,高級別的也不懂。我曾經(jīng)看到他撿到的許多廢書,其中有老書,應(yīng)該有一定價值,但他說都當書紙賣了,自己也不懂行情。
分撿廢品。
這張圖片放在最后,也是看著心酸,真的很不衛(wèi)生,一般人都不能接受。趙大爺?shù)暮眯那槭钱斕鞊斓揭矀€大廣告彩頁,結(jié)果里面夾著一張20元的鈔票,高興的他笑得合不攏嘴。趙大爺如果撿到過期食品和發(fā)霉的糧食,也會拿回來,給喂雞的老鄰居。老鄰居投桃報李,經(jīng)常給他們雞蛋,也許這是人們最原始的善良吧
當把生活的目標放低后,任何的收獲,都不亞于發(fā)了一筆小財。
農(nóng)村人條件越來越好,家里不用的東西越扔越多,趙大爺每天上下午各出去一次,累了就回來。在家分類,他固定在三五個村子,一天去一個村,沒有成本,每月可以掙1500元左右,趙大爺很滿足,錢,他們老兩口也花不玩,攢著給外孫,外孫女,給女兒幫一些忙。
日本廢棄物回收利用在制度和體系建設(shè)下有序發(fā)孝感一廢品收購站地底冒出刺鼻白煙 消防等部門聯(lián)合處置收廢品、打工的父母供出倆大學生重慶一廢品站人員倒不明液體 熏得居民徹夜難眠涉嫌違反廢品回收條例 在日華人被追究法律責任安徽中年男子收廢品割破手腕動脈武漢:家電以舊換新回收價低到14元收廢品有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