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漳州城內最后一家舊書店了,為了那些熱愛收藏舊書的老顧客,我也要一直堅守下去”。19日,在福建漳州,71歲的舊書店老板鄭亞龍向中新網(wǎng)記者講述他長達四十余年的“舊書情結”。
鄭亞龍的舊書店位于漳州古城宋河邊上,是一間非常不起眼的舊書店。十幾平方米的空間,堆滿了許多舊書、過期雜志,甚至連椅子上也壘滿舊書。
“我覺得如果我不賣書,那么我收藏的這些舊書可能就失去價值?!编崄嘄埐粌H從小酷愛讀書,也熱愛藏書,現(xiàn)在書店內的藏書,多是自己的收藏,也有不少是向別人收購的。
由于舊書價格便宜,并且舊書有著新書所不能替代的歷史性,于是鄭亞龍的舊書店成為不少查詢歷史資料的人沙里淘金的“寶庫”。
“早在1973年,我就開始在北京路上出租連環(huán)畫了?!编崄嘄埜嬖V記者,開舊書店前,自己有段時間以出租連環(huán)畫為生。
由于當時國家對個體經營實行嚴格的限制,鄭亞龍在出租連環(huán)畫時總要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時時提防市場管理人員來。要是看到路口的小攤販收攤“跑路”,說明是有人來抓,鄭亞龍便急速收拾,跟著躲避。
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放寬政策允許個體經營,一些找不到工作,生活無著的人開始買起舊書。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是擺賣舊書的,競爭也在這個不起眼的角落風起云涌。
在這股浪潮下,當時既沒工作又沒戶口的鄭亞龍,看著自己收藏的若干舊書,于是在北京路自家的門口擺起了書攤,開始賣起舊書。2007年,鄭亞龍在漳州古城宋河邊上租了一間小店鋪,繼續(xù)其賣舊書的生涯。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擺攤賣舊書的人越來越多,廢品店抬高了舊書的價格,無形中增加了舊書進貨的成本,一些經營慘淡的舊書攤紛紛關門大吉。
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更使得舊書成為“明日黃花”,冷落在一旁少人問津。在這樣蕭條的背景下,鄭亞龍的舊書店成為漳州市唯一一家仍在經營的舊書店。
隨著漳州古城保護性開發(fā)項目的規(guī)劃逐步落實,鄭亞龍的舊書店也在此次保護建設范圍內,按規(guī)定是要搬離的。
然而漳州古城辦出于對古城征收區(qū)內具有漳州特色的傳統(tǒng)瀕危行業(yè)保護的實際出發(fā),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方協(xié)調,在該房屋征收后,特批其仍在該店經營,這讓鄭亞龍十分欣慰。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參與到舊書買賣中,讓好的書籍不會被當作廢品賣掉,最終成為紙漿?!彪m然賣舊書讓鄭亞龍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鄭亞龍稱,舊書店是其人生最后的驛站,他還會堅持經營下去。
安徽南陵縣一小偷專偷收廢品的電瓶收廢品會被人看不起?帶你深入廢品回收行業(y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延期至明年底 湖南最快7月展開LME期銅亞洲時段脫離低點,因美元回落浙江杭州收廢品又何妨80后碩士收廢品 “破爛王”賬本里有房有車都江堰一廢品回收站非法收集貯存危險廢物被查重慶廢紙回收業(yè)空間大 用廢紙造好紙他們嘗到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