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亮,男,漢族,1979年8月生,儋州廢品收購個體戶。
10條鉑金項鏈,價值近3萬,對于以收購廢品為業(yè)的寧亮夫婦,十足貴重。面對誘惑,寧亮夫婦主動歸還,拾金不昧之心,足謂高尚。寧亮夫婦的義舉深刻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善意。
2017年7月,寧亮的妻子在儋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旁的一個垃圾桶中撿拾丟棄的紙箱,誰知紙箱內(nèi)卻有價值近3萬元的10條鉑金項鏈,寧亮徹夜難眠,一直想著如何將項鏈歸還給失主。8月1日一大早,寧亮便撥打了該轄區(qū)解放派出所的電話,將10條鉑金項鏈交給了民警。據(jù)介紹,這些項鏈價值近3萬元。
寧亮一家租住的民房房租為200元一個月,加上水電費一個月要300元。10年前,他和父親從安徽亳州來到儋州從事收廢品的工作,就一直居住在儋州。
在寧亮的家中,陳設簡樸,卻被勤勞的妻子收拾的井井有條,家里的電視機是收廢品收來的,冰箱也是,就連現(xiàn)在用于收購廢品的電動三輪車也是花300元收購的廢品。在寧亮的家中只有一輛用于出行的電動摩托車是“一手貨”。
寧亮有兩個孩子,女兒在安徽亳州上中學,年幼的兒子跟著他在儋州生活。寧亮認為,這些年,虧欠孩子們很多。他和妻子一般上午8點外出收購廢品直到晚上8點才回家,常常忙的沒時間去接放學的孩子,只能叫老鄉(xiāng)幫忙,而夫妻倆每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不足3000元。
在收廢品的同時寧亮還兼職打些零工,這些年他幫別人拆過房子、清理過建筑垃圾,雖然很累,但是想想自己靠雙手支撐起整個家他就感到非常知足。近年,廢品的價格不景氣,使得原本拮據(jù)的日子變得雪上加霜。為了節(jié)約錢給孩子們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便搬到了該處廉價的民租房居住。寧亮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常常告訴孩子們,日子再窮也能通過自己的勤奮去改變,但再窮不能窮了骨氣。
寧亮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并獲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一等獎,獎勵一萬元,然而面對獎金他卻不動容,最終他選擇將1萬元獎金無償捐獻給了孤寡留守兒童。
2019年寧亮被評為第七屆海南省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曾獲得中國好人“誠實守信好人”等稱號。
《天津市廢棄電器電子產(chǎn)品處理發(fā)展規(guī)劃》溫州廢舊節(jié)能燈公益回收啟動金華浦江“兩網(wǎng)融合”精準處置生活垃圾效率低下 國內(nèi)電子垃圾回收亟待整合升級四類家具以舊換新可享10%補貼西安市商務局規(guī)范廢品回收行業(yè)斬斷醫(yī)療廢物回收背后的利益鏈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建新街115號廢品收購站占道收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