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uber和airbnb是將移動互聯(lián)帶到了一些低科技的行業(yè),那么“物盡其用”也在做同樣的事,他們想從垃圾中“淘金”。
“物盡其用”(微信號:wjqycn)做信息化平臺,以“輕”模式介入傳統(tǒng)廢品回收行業(yè),為廢品回收員打通供應鏈上下游。流程上,先通過算法匹配居民和附近的廢品回收員;回收員收到廢品后,“物盡其用”再將其與再生廠商對接,實現(xiàn)廢品從居民-廢品回收員-再生廠商的交易閉環(huán)。同時,為實現(xiàn)廢品交易的透明化和標準化,“物盡其用”規(guī)定廢品回收員和再生廠商必須使用平臺發(fā)放的智能手提秤和地磅秤,完成稱量后,廢品明細會在平臺上顯示,并根據廢品種類和實時價格自動計算總價,支付通過微信在線上完成,費用實時到賬。
目前市面上的”互聯(lián)網+回收”項目大多需要長期的市場教育,模式很難跑通。對此“物盡其用”創(chuàng)始人黃毅表示,許多廢品回收玩家都在增加流通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只是“回收站”形式的變形,而“物盡其用”是在做減法。具體來說,“物盡其用”對傳統(tǒng)廢品回收行業(yè)的改造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按照傳統(tǒng)的廢品回收流程,廢品從居民手中流出到再生廠商接收,整個過程需要經過小回收站、大回收站、交易市場、黃牛等6~7個環(huán)節(jié),經過層層加價,回收成本增加;“物盡其用”為廢品回收員直接對接再生廠商,將流通環(huán)節(jié)縮減為3個,提高了廢品回收的利潤和效率。增加回收品種。目前,“物盡其用”的主要回收品類有10余種,除了傳統(tǒng)的紙板、報紙、飲料瓶、金屬、電器等,還增加了衣服和牛奶盒。但黃毅表示,“物盡其用”只做渠道、不碰物品,因此每日回收的品類和價格由再生廠商按需求來決定,再由平臺負責線上信息的更迭。參與者受益更多。除了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帶來的收益提升,對于居民而言,“物盡其用”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廢品回收渠道;而廢品回收員得到了穩(wěn)定的客源,平臺承諾只要居民不給差評,下次用戶再有廢品回收需求時會優(yōu)先匹配該回收員,這解決他們拖著三輪到處空轉的問題;再生廠商的得益還體現(xiàn)在廢品質量上:據了解,在廢品回收鏈條中常出現(xiàn)有人為了增加重量、從中牟利而給廢品摻水、混沙土的現(xiàn)象,平臺的全程監(jiān)控防止此類現(xiàn)象產生,保證了廢品的可利用率。盈利模式方面,平臺主要通過抽傭的方式變現(xiàn),目前廢品回收員每接一單收取1元,占增收5.8%;回收員和再生廠家完成交易后再抽取交易額的4%,占增收11.2%。據團隊預測,僅杭州市的年收益達0.6億人民幣。
不僅模式上以廢品回收員為切入點,鏈接兩端用戶;在市場運營上,“物盡其用”也想像uber那樣,利用廢品回收員實現(xiàn)推廣,目前的策略是每推薦一名居民用戶或新的廢品回收員加入平臺,該回收員能獲得一定的金錢獎勵。黃毅表示,由于廢品回收員是鏈條中對價格最敏感的參與者,他們更有做這些事的動力。
我的擔心是,與司機和房東不同,廢品回收員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文化素質也堪憂,他們能適應這套操作辦法嗎——甚至他們有智能手機嗎?黃毅告訴我,其實情況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通過“物盡其用”,師傅完成一單的平均毛利為17塊錢,大約工作兩天就能賺到一個低價智能機的錢。而經過市場調查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廢品回收是件利潤很高但效率很低的工作,大部分廢品回收員的最大訴求是穩(wěn)定的客源,為此很多人甚至愿意花錢去維護客戶,因此這批人擁有使用“物盡其用”的強動機。而對于o2o常出現(xiàn)的“跳單”問題,黃毅也絲毫不擔心,在他看來,如果這個平臺能夠給各方帶去切身利益,就不會出現(xiàn)“跳單”,平臺得靠模式和價值來黏住用戶。
根據團隊提供給36氪的數據,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團隊共14人,以技術和運營人員為主。目前平臺注冊用戶3萬,廢品回收員50多人,合作大型再生廠商3家,日均處理廢品10噸左右,服務范圍覆蓋杭州核心城區(qū),能夠實現(xiàn)居民下單后20分鐘內上門收貨。黃毅表示,項目模式已經可以實現(xiàn)快遞、低成本的復制,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在在全國范圍內擴大服務范圍。
融資方面,“物盡其用”正在尋求a輪融資,計劃融資500萬~600萬人民幣。
廢舊物資要如何分類?分析廢品回收行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廢鐵回收后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廢銅回收利用時應如何分類?處理廢品的較佳辦法便是回收利用廢鐵回收的清洗技術知識分析淺談廢舊物資處置的正確打開方式廢鐵容易與哪些金屬混在一起